霉菌性外阴炎有什么症状
霉菌性外阴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分泌物异常及局部红肿。常见症状有外阴及阴道黏膜充血、白色凝乳状或豆渣样分泌物、性交痛、排尿不适等,严重时可出现外阴皮肤皲裂或糜烂。
1、外阴瘙痒
瘙痒是霉菌性外阴炎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可能加重。瘙痒部位集中在大小阴唇、阴蒂及会阴周围,可能伴随抓痕或皮肤破损。瘙痒与白色念珠菌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及炎症反应有关,搔抓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2、异常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通常呈白色凝乳状或豆渣样,质地黏稠,无明显异味。分泌物可能附着在阴道壁或外阴皮肤上,擦拭后可见黏膜充血。部分患者分泌物量增多,但少数可能仅表现为外阴干燥伴少量白色屑状物。
3、灼痛与红肿
外阴及阴道黏膜因炎症刺激出现充血水肿,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接触衣物或排尿时产生灼痛感。急性期可见小阴唇肿胀甚至黏膜糜烂,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出现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4、排尿不适
尿液刺激炎症部位可能引发排尿时刺痛或尿频,但无尿急、血尿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需与尿路感染鉴别,后者多伴随下腹痛或尿液浑浊。
5、性交痛
阴道黏膜充血及皮肤破损可能导致性交时疼痛,部分患者因此出现性欲减退。反复摩擦可能加重局部炎症,建议急性期避免性生活。
霉菌性外阴炎患者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食品。若症状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下腹痛,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免疫低下等潜在诱因。治疗期间禁止自行冲洗阴道或滥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真菌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