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前为什么要抽血
手术前抽血主要是为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以及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
术前抽血检查的核心目的是保障手术安全。通过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例如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需先纠正贫血再手术。肝功能检查能发现肝炎、肝硬化等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的疾病,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倍通常需暂缓择期手术。肾功能异常患者需调整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剂量,如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时应避免使用顺铂等肾毒性药物。电解质检查可识别低钾血症等可能诱发术中心律失常的风险,血钾低于3.0mmol/L需优先补钾。血糖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空腹血糖超过10mmol/L会增加术后感染概率。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梅毒、HIV等,既是保护医护人员也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必要措施。凝血功能检查能预测术中出血风险,国际标准化比值超过1.5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血型鉴定为可能需要的输血治疗做准备,特别是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手术。部分特殊手术还需检测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等专项指标。这些数据共同构成患者的基础生理档案,帮助手术团队预判风险并制定应对预案。
术前应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影响检验结果,有慢性疾病者需继续规律用药但需告知医生具体用药情况。抽血前8-12小时需空腹但可少量饮水,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当日穿宽松衣物方便采血。获取检验报告后应及时与主刀医生沟通异常指标,必要时需进行营养支持或药物干预改善术前状态。术后仍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监测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