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性低血糖的危害远远超过高血糖
糖尿病性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主要与其起病急骤、症状隐匿、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及不可逆脑损伤有关。
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通常是慢性过程,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但多数患者有足够时间进行干预。糖尿病性低血糖则不同,血糖低于3.9mmol/L时,自主神经系统会迅速激活,出现心悸、出汗等警示症状;若未及时处理,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脑细胞因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认知障碍甚至昏迷。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直接进入严重阶段。
低血糖可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尤其对已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风险更高。反复低血糖发作会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损伤,加速认知功能衰退。部分患者因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形成恶性循环。相比之下,高血糖的病理改变多为可逆性,通过降糖治疗可延缓进展。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块应急;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者需警惕剂量过大或进食不足;运动前后需额外检测血糖;家属应学习低血糖识别与急救方法。建议采用持续血糖监测技术预警夜间低血糖,定期评估治疗方案合理性,避免过度严格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