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指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两种亚型,具有生长缓慢、预后较好的特点。
1、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占分化型甲状腺癌的80%以上。肿瘤细胞排列呈乳头状结构,核内常见毛玻璃样改变。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颈部无痛性肿块或淋巴结肿大。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放射性碘治疗。
2、滤泡状癌
滤泡状癌约占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0%-15%,肿瘤细胞形成类似正常甲状腺滤泡的结构。相比乳头状癌更易发生血行转移,但较少出现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多为甲状腺单发结节,生长速度较慢。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原则与乳头状癌相似,但更依赖术后放射性碘治疗。
3、发病原因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电离辐射暴露、遗传因素、碘摄入异常等有关。儿童时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是明确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存在RET、BRAF等基因突变。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
4、诊断方法
诊断流程包括甲状腺超声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等。超声特征如微钙化、边缘不规则提示恶性可能。细针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必要时需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
5、治疗原则
标准治疗方案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根据病情可能需要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定期随访监测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和颈部超声检查至关重要。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过量碘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手足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