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肺炎的病原体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肺炎可由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或真菌感染引起,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在症状和治疗上存在差异。
1、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常呈铁锈色。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2、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常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可引起支气管肺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治疗可选择阿奇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片或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该病原体还可导致中耳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接种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
3、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属于非典型病原体,好发于青少年和儿童。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低热、头痛等,肺部体征常不明显。治疗可选用罗红霉素胶囊、多西环素片或莫西沙星片等药物。该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病程较长,但多数预后良好。
4、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症状包括喘息、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症状。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需住院治疗。
5、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病毒性肺炎,常见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治疗可根据病情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阿兹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
预防肺炎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加重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老年人、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