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心脏骤停的原因
成年人心脏骤停可能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原因引起。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易诱发室颤。典型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等药物,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严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会直接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丧失,常见于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发作时可能出现晕厥、抽搐,需尽快电除颤,可选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会引起心脏结构异常和心功能衰竭,心肌纤维化区域易形成异常电传导。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长期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4、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干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血钾低于2.5mmol/L或高于6.5mmol/L时风险显著增加。常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
5、药物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会抑制钠钾泵功能,延长心脏传导系统不应期。可能出现恶心、视觉异常,需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进行解毒治疗。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时突然增加负荷。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建议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以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