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厌食是怎么回事
高中生厌食可能由心理压力、饮食不规律、胃肠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抑郁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激素替代治疗、抗抑郁治疗等方式干预。
1、心理压力
学业竞争、家庭期望等长期心理压力可能导致食欲减退。表现为进食量减少、对食物兴趣下降。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2、饮食不规律
熬夜学习导致三餐时间紊乱,可能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伴有腹胀、早饱感。可尝试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食物,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
3、胃肠功能紊乱
慢性胃炎或肠易激综合征可能导致餐后不适而厌食。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隐痛、腹泻便秘交替。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代谢引发食欲亢进却体重下降,但部分患者反而出现厌食。可能伴随心悸、手抖。需检测甲状腺功能,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激素分泌。
5、抑郁症
情绪持续低落可能以食欲改变为早期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入睡困难、自我否定。需心理评估后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等抗抑郁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家长应定期观察高中生进食情况,避免强制喂食造成逆反心理,可准备易消化的燕麦粥、蒸蛋等食物,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鼓励参与篮球、羽毛球等团体运动帮助缓解压力,若持续两周以上进食量少于平时一半或体重下降超过5%,需立即到消化内科或心理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