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会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心肌缺血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危害,需及时干预。
心肌缺血导致心脏供氧不足,可能诱发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持续缺血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坏死可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长期慢性缺血会引起心肌纤维化,心脏逐渐扩大并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缺血还可能干扰心脏电传导系统,引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最严重的情况是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需立即心肺复苏。
心肌缺血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戒烟限酒,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出现胸闷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