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TACE的适应证是什么
肝癌TACE的适应证主要有肿瘤不可切除但肝功能尚可、肿瘤体积较大但未广泛转移、术后复发或残留病灶、等待肝移植期间的桥接治疗、缓解肿瘤相关症状等。
1、肿瘤不可切除但肝功能尚可
对于因肿瘤位置特殊或多发病灶无法手术切除,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的患者,TACE可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控制病灶进展。这类患者通常伴有肝硬化背景,需确保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基本正常。
2、肿瘤体积较大但未广泛转移
当肝癌直径超过5厘米但未出现肝外转移时,TACE能缩小肿瘤体积。尤其适用于中央型肝癌压迫胆管或血管的情况,可减轻梗阻症状。术前需评估门静脉主干是否通畅,避免栓塞后肝功能恶化。
3、术后复发或残留病灶
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或切缘残留微小病灶时,TACE可作为补充治疗。通过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滋养血管,注入化疗药物如表柔比星联合碘化油栓塞,能有效降低复发率。需在术后1-2个月确认无腹腔出血风险后实施。
4、等待肝移植的桥接治疗
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等待供肝期间,TACE可抑制肿瘤进展以提高移植成功率。通常需要2-3次间隔4-6周的介入治疗,期间需监测甲胎蛋白水平和影像学变化。
5、缓解肿瘤相关症状
晚期肝癌引起的疼痛、出血或癌性发热可通过TACE姑息性治疗。栓塞后肿瘤缺血坏死可减轻占位效应,联合灌注的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能暂时控制病情。需提前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肾功能。
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避免出血,监测血压及腹痛情况;饮食以低脂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羹;术后1周复查肝功能与血常规,出现发热或黄疸需及时就医;后续每2-3个月通过增强CT或MRI评估肿瘤应答,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重复治疗;合并肝硬化者应持续抗病毒和保肝治疗,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