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时脚抽筋应该怎么办
游泳时脚抽筋可通过拉伸肌肉、调整呼吸、按摩患处、借助浮力休息、及时上岸等方式缓解。脚抽筋通常由肌肉疲劳、水温过低、电解质失衡、准备活动不足、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拉伸肌肉
发生抽筋时立即停止游泳动作,用手抓住抽筋脚趾向身体方向缓慢牵拉,帮助痉挛的肌肉放松。小腿抽筋可伸直膝关节并勾脚尖,持续拉伸至疼痛缓解。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肌肉拉伤。
2、调整呼吸
保持深呼吸避免憋气,用口鼻交替呼吸防止呛水。恐慌会加重肌肉痉挛,应保持冷静让身体漂浮,通过规律呼吸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状态。
3、按摩患处
单手划水保持漂浮的同时,用另一只手从抽筋部位远端向近端揉捏肌肉,配合指腹按压腓肠肌或足底筋膜。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乳酸代谢,每次持续揉按20-30秒。
4、借助浮力休息
利用救生圈、浮板等辅助工具支撑身体,使抽筋下肢完全放松。仰漂姿势可减少肌肉负荷,待痉挛完全缓解后再尝试缓慢活动。深水区应第一时间呼救获取助力。
5、及时上岸
若反复抽筋或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应立即上岸休息。用干毛巾擦干肢体后保暖,补充含电解质饮料。频繁抽筋者需排查低钙血症、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理因素。
日常应做好游泳前热身运动,重点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5-10分钟慢跑或高抬腿练习。游泳时注意循序渐进控制运动强度,每30分钟补充100-200毫升运动饮料。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患者等特殊人群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在空腹或疲劳状态下游泳。建议学习水中自救技巧,掌握仰漂、踩水等应急技能,参加游泳培训时重点练习突发抽筋的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