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不是糖尿病
判断是否为糖尿病需结合血糖检测结果和典型症状,主要依据有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糖尿病的诊断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空腹血糖检测要求至少8小时未进食,静脉血浆血糖值≥7.0mmol/L可初步怀疑。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服用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具有诊断意义。随机血糖检测适用于已出现典型症状者,非空腹状态下血糖≥11.1mmol/L需警惕。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6.5%可作为辅助诊断标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糖尿病前期状态,即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需定期监测防止进展。
典型症状包括排尿次数增多且尿量增加,尤其夜间明显;口渴感持续加重,每日饮水量超过3升;未刻意节食却出现体重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皮肤反复感染或外阴瘙痒。1型糖尿病起病急骤,可能伴随酮症酸中毒表现如呼吸深快、腹痛、意识模糊。2型糖尿病症状隐匿,部分患者通过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妊娠期糖尿病多在孕24-28周筛查时确诊,产后需重新评估糖代谢状态。
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完善胰岛功能检查和并发症筛查。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选择全谷物、优质蛋白及高膳食纤维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应学习正确使用血糖仪,掌握低血糖识别与处理方法,遵医嘱规范用药或胰岛素治疗,每年检查眼底、肾功能和神经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