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保健品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过量服用保健品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营养失衡、药物相互作用等健康风险。保健品并非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或均衡饮食。
保健品通常含有高浓度营养素或活性成分,长期超量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引发转氨酶升高甚至药物性肝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易在体内蓄积,过量可能诱发头痛、骨关节疼痛等中毒症状。部分含激素类成分的保健品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男性乳腺发育。铁剂等矿物质补充剂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黏膜损伤,并与抗生素等药物产生拮抗作用。某些植物提取物保健品可能存在未标明的药物成分,增加不明原因出血或心律失常风险。
中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时,成分叠加可能超过每日安全摄入量。蛋白粉过量摄入会增加肾脏滤过负荷,对慢性肾病患者尤为危险。抗氧化类保健品如辅酶Q10可能与抗凝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儿童滥用维生素软糖可能导致龋齿和肥胖问题。部分宣称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含免疫调节成分,可能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
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保健品,优先通过天然食物获取营养素。服用前应仔细阅读成分表,避免相同营养素重复补充。慢性病患者需特别注意保健品与处方药的相互作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不要轻信夸大宣传,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出现头晕、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