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1一个月前压缩性骨折二分之一
腰椎1压缩性骨折二分之一属于中度脊柱损伤,需通过卧床制动、支具固定、药物镇痛、康复训练及手术干预等方式综合治疗。该损伤通常由高处坠落、骨质疏松、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腰部剧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1、卧床制动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4-6周,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轴向翻身。卧床期间可通过双下肢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压疮。疼痛缓解后可在支具保护下逐步开始床边坐起训练。
2、支具固定
定制胸腰骶矫形器需佩戴8-12周,每日除卧床外持续使用。支具应贴合脊柱生理曲度,腋下及髂嵴处加软垫防止皮肤磨损。佩戴期间需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度,避免因肌肉萎缩导致固定失效。
3、药物镇痛
急性期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短期联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服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碳酸钙D3颗粒进行抗骨松治疗。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康复训练
伤后6周开始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8周后逐步增加四点支撑、臀桥等稳定性练习。物理治疗可采用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干扰电疗法缓解肌肉痉挛。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原则,每周递增10%负荷。
5、手术干预
当出现椎管占位或神经损伤时需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严重不稳者可能需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床上康复,2周后拆线并更换为可拆卸支具。手术患者需终身随访观察内固定物状态。
康复期需每日补充800-1200mg钙质及8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避免弯腰提重物、久坐等不良姿势,睡眠时保持脊柱中立位。建议每3个月复查骨密度,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进行抗骨松治疗。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