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踝骨折是怎么回事
内外踝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运动损伤、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石膏固定、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
1、外伤
内外踝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直接外力作用,如跌倒时踝关节受到冲击或扭伤。这类骨折通常伴随剧烈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治疗上需立即停止活动,冰敷减轻肿胀,并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严重者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疼痛。
2、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这类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局部压痛和行走困难。除固定治疗外,需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日常需增加日照和平衡训练预防跌倒。
3、运动损伤
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中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易造成骨折。急性期可见明显畸形和淤血,需紧急处理避免二次损伤。轻者采用石膏托固定4-6周,重者需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康复期可配合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胶囊。
4、高处坠落
从高处跌落时足部着地,垂直暴力易导致双踝粉碎性骨折。此类损伤常合并韧带撕裂和关节面破坏,需CT评估后行手术重建。术后早期禁止负重,6周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和肌力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疗法促进愈合。
5、交通事故
车祸中踝部遭受挤压或撞击可能导致开放性骨折,伴随软组织严重损伤。需急诊清创并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端,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注射液预防感染。后期可能需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康复周期较长。
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适量摄入牛奶、豆腐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拆除固定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初期使用护踝保护关节。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活动需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滑防摔,骨质疏松患者建议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