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骨折怎么治疗
不完全性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不完全性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长期劳损等因素引起。
1、石膏固定
不完全性骨折若未发生明显移位,通常采用石膏固定治疗。石膏能稳定骨折端,防止二次损伤,固定时间需根据骨折部位和年龄调整,一般为4-8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避免过早拆除导致畸形愈合。
2、支具保护
对于锁骨、肋骨等特殊部位的不完全性骨折,可选用功能性支具保护。支具允许有限活动,能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风险,同时提供足够支撑力。需根据骨折愈合进度逐步调整支具松紧度,佩戴时间通常为6-12周。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中药如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可辅助促进骨痂形成。
4、物理治疗
拆除固定装置后可采用超声波、低频脉冲电磁场等物理疗法。超声波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电磁场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治疗频率为每周3-5次,连续2-4周,需配合渐进式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5、手术治疗
涉及关节面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不完全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儿童青枝骨折,接骨板螺钉用于干骺端骨折。术后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预防感染,2周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
不完全性骨折恢复期应保证每日500ml牛奶或等效钙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维持肌力。定期复查监测愈合进度,若出现固定部位皮肤发紫、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监督制动保护,防止嬉戏打闹导致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