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萎缩症状表现有哪些
胃萎缩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体重下降、贫血等。胃萎缩是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的慢性病变,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长期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上腹隐痛
上腹隐痛是胃萎缩的常见症状,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烧灼感,进食后可能加重。胃黏膜萎缩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受到食物刺激引发疼痛。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反酸、嗳气等。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替普瑞酮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2、食欲减退
胃萎缩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与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有关。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部分患者对油腻食物耐受性差,进食后易产生厌恶感。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补充复合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3、餐后饱胀
餐后饱胀感是胃萎缩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到胃部胀满不适。这与胃排空功能减弱、胃蠕动减慢有关。患者常描述为"吃一点就饱"。可能伴随早饱、恶心等症状。改善措施包括避免暴饮暴食、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4、体重下降
胃萎缩患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与长期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有关。体重下降通常是渐进性的,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5、贫血
胃萎缩可能导致贫血,尤其是恶性贫血。胃黏膜萎缩影响内因子分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贫血症状包括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确诊需进行血液检查,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叶酸片等,严重者需输血治疗。
胃萎缩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少食多餐,戒烟限酒。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症状加重或体重明显下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