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糖尿病怎么办
急性糖尿病可通过胰岛素治疗、补液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急性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严重感染、创伤、手术应激等原因引起。
1、胰岛素治疗
急性糖尿病常需胰岛素治疗以快速控制血糖。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可迅速降低血糖,中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可维持基础血糖水平。胰岛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2、补液治疗
急性糖尿病常伴随脱水,需及时补液纠正。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常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心肾功能调整,避免过快导致心力衰竭。
3、纠正电解质紊乱
急性糖尿病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需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及时补充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补钾时需注意尿量,避免高钾血症。
4、控制感染
感染是急性糖尿病常见诱因,需积极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同时需控制血糖以增强抗感染效果。
5、调整饮食
急性糖尿病需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增加蔬菜摄入如菠菜、西蓝花,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分餐进食有助于血糖控制。
急性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但避免空腹运动。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长期管理需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