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嘴唇里面长了个肉疙瘩
下嘴唇内侧出现肉疙瘩可能与黏液腺囊肿、口腔纤维瘤、口腔乳头状瘤、口腔扁平苔藓或创伤性血肿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
1、黏液腺囊肿
唾液腺导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囊肿,表现为半透明柔软肿物,直径约2-10毫米。可能与反复咬唇、局部刺激有关。确诊需口腔科检查,治疗可采用囊肿切除术或激光摘除术。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过硬食物。
2、口腔纤维瘤
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质地较硬,表面光滑,生长缓慢。常见于反复摩擦部位,可能与慢性刺激相关。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小体积可观察,较大者需手术切除。日常应避免用舌头频繁触碰肿物。
3、口腔乳头状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疣状增生,表面呈菜花状突起。具有传染性,可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确诊需PCR检测,治疗采用冷冻治疗或手术切除。患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保持口腔卫生。
4、口腔扁平苔藓
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白色网状条纹伴黏膜隆起,可能伴灼痛感。病因与免疫异常相关,需病理检查确诊。治疗使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局部用药,严重时需口服泼尼松片。
5、创伤性血肿
咬伤或撞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紫红色血疱。初期可冷敷缓解肿胀,较大血肿需医生穿刺引流。恢复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通常1-2周可自行吸收。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食用尖锐或过硬食物。出现肿物增大、破溃、出血或疼痛加剧等情况时,应立即就诊口腔黏膜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