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血压低的原因
肺炎患者血压低可能与感染性休克、脱水、药物副作用、基础疾病加重、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肺炎合并低血压需警惕病情恶化,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感染性休克
重症肺炎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患者除血压下降外,常伴有四肢湿冷、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紧急进行液体复苏,并遵医嘱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2、脱水
肺炎伴随高热、呼吸急促时,不显性失水增加,若补液不足易导致血容量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等症状。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散或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纠正,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3、药物副作用
部分肺炎治疗药物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片可能导致血管张力降低。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出现不适立即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基础疾病加重
合并心力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的肺炎患者,感染可能诱发原发病恶化。例如慢性心衰患者易发生心源性休克,需联合使用注射用硝普钠、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5、营养不良
长期食欲减退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液体外渗。可适量补充人血白蛋白,同时给予肠内营养粉剂等营养支持治疗,逐步恢复血浆容量。
肺炎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低足高位改善脑部供血。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鱼肉泥,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注意记录24小时尿量及血压监测频率,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恢复期可进行床边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