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呼吸道呼噜呼噜的怎么办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呼吸

婴儿呼吸道呼噜呼噜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环境湿度、拍背排痰、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婴儿呼吸道呼噜声通常由生理性喉软骨发育不全、鼻腔堵塞、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喉喘鸣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让婴儿保持头高脚低位,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减少奶液反流刺激呼吸道。家长需观察喂养后呼噜声是否减轻,若持续存在需排查其他原因。

2、清理鼻腔分泌物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软化鼻痂,再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柔吸出。或用棉签蘸取少量温水,沿鼻孔边缘旋转清理。每日清理1-2次,避免过度刺激鼻黏膜。家长需注意若分泌物呈黄绿色或伴随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3、保持环境湿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调直吹。冬季可在暖气片放置水盆蒸发增湿。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干燥空气会加重喉部黏膜水肿,适当湿度有助于缓解婴儿呼吸杂音。

4、拍背排痰

将婴儿竖抱俯卧于家长前臂,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每次5-10分钟。可选择喂奶前或睡醒后操作,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松动。家长需注意拍背力度以婴儿不哭闹为宜,若痰液黏稠可配合雾化治疗。

5、就医检查

若呼噜声伴随呼吸急促、口周发青、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儿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喉镜检查评估喉软骨发育,或进行胸片排除肺炎。先天性喉喘鸣患儿需监测血氧饱和度,严重者需接受喉部成形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

家长应每日记录婴儿呼吸频率、喂养情况及精神状态变化。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静电。睡眠时可用毛巾垫高肩部15度角,减少舌根后坠。若居家护理3天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喘息等表现,须立即前往儿童呼吸科就诊。哺乳期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易致敏食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