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联系
腰椎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属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两者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密切联系。腰椎间盘突出可能直接导致椎管狭窄,而椎管狭窄又可能加重神经压迫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发的疾病。突出的椎间盘可能占据椎管空间,直接造成继发性椎管狭窄。患者常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咳嗽或弯腰时症状加重。早期可通过卧床休息、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严重时需行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狭窄主要指椎管、侧隐窝或神经根管容积减少,多由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退行性改变引起。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行走时下肢疼痛麻木,休息后缓解。轻度狭窄可采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重度需椎管减压术治疗。长期腰椎间盘突出可加速关节突增生,进一步加重椎管狭窄程度。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久坐久站,建议睡硬板床并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若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如大小便失禁,须立即就医。日常应控制体重以减少腰椎负荷,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腰部,必要时佩戴腰围提供支撑。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