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否得了高血压
判断是否得了高血压需通过血压测量确认,主要依据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1、诊室血压测量
在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使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或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测量前需静坐休息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测量时袖带需与心脏平齐,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可初步判断为高血压。
2、家庭自测血压
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每次测量2-3遍间隔1分钟。连续测量7天,去除首日数据后计算平均值。家庭自测血压超过135/85毫米汞柱需警惕高血压可能。测量前30分钟避免进食、吸烟或运动,保持膀胱排空。
3、动态血压监测
通过佩戴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每15-3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昼夜血压变化。动态血压监测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压现象,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血压超过130/80毫米汞柱,白天超过135/85毫米汞柱,夜间超过120/70毫米汞柱。此项检查能更准确评估血压波动规律。
4、症状观察
高血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视物模糊等表现。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出现时应及时测量血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鼻出血、胸闷、乏力等症状。
5、风险评估
结合年龄、家族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综合评估。肥胖、高盐饮食、长期饮酒、缺乏运动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建议高危人群每3-6个月监测血压,普通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确诊高血压后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注意管理情绪压力,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患者需加强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