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
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通常与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有关。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黏膜黄染的现象。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有关,胆红素生成较多而代谢较慢,表现为轻度黄染且无其他异常症状,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适当晒太阳促进胆红素排泄。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于24小时或持续超过2周,黄疸程度迅速加重,可能伴随嗜睡、拒奶、发热等症状。溶血性黄疸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需光疗或换血治疗;感染性黄疸与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相关,需抗感染治疗;胆道闭锁需手术解除梗阻。胆红素脑病是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尖叫、抽搐,需紧急处理。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记录黄疸变化情况,按需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以促进排便。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禁止自行照蓝光。若黄疸蔓延至手足心、婴儿出现精神差或喂养困难,须立即就医检测经皮胆红素值或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住院接受光疗、白蛋白输注等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监测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