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2的作用
维生素K2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参与血液凝固和骨骼代谢,具有促进钙沉积、预防血管钙化等作用。
1、促进骨骼健康
维生素K2能激活骨钙素蛋白,帮助钙离子沉积到骨骼中,提高骨密度。缺乏维生素K2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尤其常见于绝经后女性或老年人。日常可通过纳豆、奶酪等食物补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2软胶囊等制剂。
2、预防血管钙化
维生素K2通过激活基质Gla蛋白,抑制钙在血管壁异常沉积,降低动脉硬化风险。长期缺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概率,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重点关注。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富含维生素K2,也可选择维生素K2滴剂补充。
3、改善凝血功能
维生素K2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必要辅酶,缺乏时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淤青等症状。新生儿易因维生素K缺乏引发出血性疾病,建议出生后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预防。成年人可通过绿叶蔬菜、发酵食品摄入。
4、调节糖代谢
维生素K2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参与血糖调控,部分研究显示其辅助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需注意不能替代降糖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等药物使用。
5、抑制炎症反应
维生素K2具有抗炎特性,可能通过调控NF-κB通路减轻慢性炎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潜在益处。临床可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抗炎药使用,日常补充可选择维生素K2与维生素D3复合制剂。
建议通过均衡饮食获取维生素K2,纳豆、发酵乳制品、动物肝脏等是天然来源;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者需监测维生素K水平,避免相互作用;中老年人及骨质疏松高风险群体可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补充方案,同时配合适度负重运动以增强补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