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酒会引起高血压吗
长期喝酒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酒精摄入过量会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增加血压水平。长期酗酒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加重高血压风险。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这种生理反应会暂时性升高血压。对于长期饮酒者,这种刺激可能转变为持续性影响。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等物质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弹性,促进动脉硬化发展。酒精还会干扰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导致体内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这些都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
部分人群对酒精的升压作用更为敏感。存在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代谢异常者,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长期饮酒者突然戒断时可能出现反弹性血压升高,这与神经系统适应性改变有关。某些酒精饮料中含有的非酒精成分如酪胺等物质,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而间接导致血压变化。
建议有饮酒习惯者定期监测血压,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可通过减少饮酒频次、选择低度酒、避免空腹饮酒等方式降低风险。已确诊高血压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饮酒量,避免突然戒断带来的血压波动。保持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抵消酒精对血压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