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消化道出血怎么治疗
肝硬化病人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输血支持等方式治疗。消化道出血通常由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胃黏膜病变、感染等因素引起。
1、药物止血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急性期需使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可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纤溶药物可改善凝血功能。同时需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黏膜。
2、内镜治疗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通过内镜直视下在曲张静脉内注射聚桂醇等硬化剂,或使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能有效止血并预防再出血。术后需禁食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介入技术在肝内建立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该治疗可能导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出血或介入治疗失败者,可考虑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术等外科手术。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加重肝功能损害,需充分评估患者肝功能储备情况。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和感染预防。
5、输血支持
急性大出血患者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输注红细胞悬液维持组织氧供。凝血功能异常者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输血过程中需监测出入量,避免容量负荷过重诱发腹水或肝性脑病。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需严格卧床休息,初期禁食后逐步过渡至低盐低脂流质饮食,避免粗糙、过热食物刺激消化道。日常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因素。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及胃镜,遵医嘱服用普萘洛尔等药物预防再出血。家属需学会识别呕血、黑便等出血征象,出现异常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