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低能否补回来
骨密度低通常可以通过科学干预补回来。改善骨密度的方式主要有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进行负重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骨密度等。
1、调整饮食结构
每日摄入足量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西蓝花、豆腐等,同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盐、高磷饮食影响钙吸收,建议戒烟限酒以减少骨量流失。
2、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
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胶丸可促进钙质沉积。需根据血清钙和维生素D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过量可能引发高钙血症或肾结石。
3、进行负重运动
快走、跳绳等负重运动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卧床患者可通过抗阻训练维持骨强度,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
4、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降钙素如鲑降钙素注射液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片适用于绝经后女性,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5、定期监测骨密度
每1-2年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和髋部骨量变化,动态评估干预效果。合并椎体骨折者需缩短复查间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需保持每日15-30分钟日照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居家注意防滑防跌倒,避免提重物或突然转身等危险动作。骨质疏松患者建议使用髋部保护器,卧室及卫生间安装扶手,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若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应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