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脑性瘫痪护理
青年脑性瘫痪护理需结合康复训练、生活辅助、心理支持等多维度干预。脑性瘫痪是由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护理重点包括改善运动能力、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1、康复训练
针对运动障碍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可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方式改善肌张力异常;作业治疗着重训练日常生活动作如穿衣进食。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配合矫形器使用效果更佳。
2、生活辅助
根据功能障碍程度配置辅助器具。移动困难者可选用轮椅或助行器,手部精细动作障碍者可使用特制餐具。居住环境需进行无障碍改造,如加装扶手、降低台面高度等。护理人员需协助完成如厕、沐浴等个人卫生护理。
3、营养管理
吞咽功能障碍者需调整食物质地,采用糊状或半流质饮食预防呛咳。营养摄入应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必要时采用管饲喂养。
4、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挛缩。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肺部感染风险,排尿管理需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脊柱侧弯筛查。
5、心理干预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心理状态。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必要时使用抗抑郁药物。家长需接受心理疏导,掌握正向激励的沟通技巧。
青年脑性瘫痪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定期评估护理方案效果。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皮肤状况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专业康复评估,根据功能变化优化护理计划。
相关推荐
01:52
03:27
01:38
01:43
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