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如何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规律用药、伤口护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
1、调整饮食
术后需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2、适度运动
术后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运动强度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宜,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如举重、快跑等。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3、规律用药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形成。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控制血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需按时服用。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咨询医生。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
4、伤口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疼痛等异常。术后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如使用桡动脉路径,可进行手指握拳练习促进血液循环。发现穿刺部位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需立即就医处理。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每年进行冠状动脉CT或造影评估血管情况。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记录日常症状如胸痛发作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新发或加重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长期坚持健康管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寒冷刺激。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家中备有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和检查结果,便于医生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