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骨头骨折怎么办
屁股骨头骨折通常指尾骨或骨盆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尾骨骨折多由跌倒撞击、产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坐位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避免坐位压迫骨折部位。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尾骨压力,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骨盆稳定。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药物镇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疼痛可能需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阿片类药物,但须警惕便秘副作用。
3、物理治疗
伤后3-5天可开始局部冰敷,每次15-20分钟。2周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超短波治疗仪或超声波治疗仪可帮助消肿,需由康复师操作。
4、支具固定
骨盆骨折需佩戴骨盆束缚带4-8周,选择透气弹性材质,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尾骨骨折可使用特制U型坐垫分散压力至少3个月。
5、手术治疗
移位明显的骨盆骨折需行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架手术。尾骨骨折极少需手术,仅当骨片刺破直肠时考虑尾骨切除术。
康复期需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西蓝花等食物,每日补充800-1200mg钙剂和400IU维生素D。3个月内避免骑车、久坐等动作,逐步进行骨盆稳定性训练如桥式运动。若出现持续发热、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医,警惕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