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发作时的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发作时的症状主要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放射痛、胸闷气短、出汗乏力、恶心呕吐等。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可能伴随心律失常或血压波动。
1、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典型表现为胸骨中下段后方出现压迫感或紧缩感,类似重物压迫,常持续2-5分钟。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而非刺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这种疼痛与心肌缺血导致的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有关。
2、放射痛
约50%患者疼痛向左侧肩部、左上肢内侧放射,部分可波及下颌、颈部或上腹部。放射区域与心脏传入神经在脊髓的投射节段重叠有关。这种牵涉痛可能被误诊为肩周炎或牙痛,需结合其他症状鉴别。
3、胸闷气短
患者常描述为胸部沉重感或呼吸受阻感,严重时伴随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肌缺氧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肺静脉回流受阻引发肺淤血。卧位时症状可能加重,坐起后可稍缓解。
4、出汗乏力
发作时常见冷汗淋漓,尤其是额头、手心部位,同时伴全身无力感。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增加所致。这种症状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更显著,因其痛觉神经敏感性降低。
5、恶心呕吐
下壁心肌缺血可刺激膈神经,反射性引起胃肠痉挛。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嗳气或呕吐,易与消化道疾病混淆。这种情况在餐后发作的心绞痛中更为多见,需注意与胃食管反流鉴别。
心绞痛患者应避免寒冷刺激、饱餐及剧烈运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情绪稳定。若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含服药物无效,须立即就医排除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