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感染怎么治疗
疱疹感染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疼痛管理和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疱疹感染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引起,表现为皮肤黏膜簇集性水疱、灼痛或瘙痒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疱疹病毒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或伐昔洛韦颗粒。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早期用药效果更佳,出现刺痛等前驱症状时即可开始治疗。合并免疫缺陷者可能需要延长疗程。
2、局部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凝胶。破损水疱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避免抓挠或撕脱痂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冷敷有助于缓解疼痛,但需注意避免冻伤。
3、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免疫调节治疗,如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或胸腺肽肠溶片。保证充足睡眠,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压力过大、疲劳或月经期等易诱发复发,需注意调节生活方式。
4、疼痛管理
神经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局部可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灼痛感。合并严重疼痛时需排除带状疱疹可能,必要时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皮损的药物。
5、预防复发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共用物品,发作期禁止性接触。紫外线照射可能诱发口唇疱疹,外出需做好防晒。长期抑制治疗适用于每年复发超过6次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持续服用低剂量抗病毒药物。
疱疹感染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复发频繁者建议记录发作诱因,定期复查免疫功能。皮损完全愈合前避免游泳或公共浴池活动,防止交叉感染。出现发热、头痛或皮损化脓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