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感染致病毒性脑炎,抗病毒治疗后痊愈
摘要:患者因病毒性脑炎引发高热及神志异常前来就诊的中年男性患者,在腰椎穿刺检查后确定为单纯性疱疹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的病毒性脑炎,且出现了电解质紊乱,采取了抗病毒、纠正电解质的治疗方式,改善症状。借此提醒广大患者,生活中应改善不良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发生感染,才能更好地避免单纯性疱疹病毒有可乘之机。
【基本信息】男、45岁
【疾病类型】病毒性脑炎
【就诊医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5月
【治疗方案】予阿昔洛韦抗病毒、短期应用地塞米松抗炎、奥美拉唑护胃、氯化钠及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2天,随访3个月
【治疗效果】体温正常,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等恢复正常,患者已经痊愈
一、初次面诊
梁先生平常工作比较繁忙,经常熬夜加班,之前趁劳动节假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了3天,但梁先生旅游期间淋了雨,回到家不久就出现了发热的症状,最高体温达39.3℃,没有咳嗽、头痛、呕吐等表现,其家属发现梁先生神志有些异常,担心病情比较严重,故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门诊查体见患者神志清醒,对答不切题,计算能力差,定向能力下降,远期及近期记忆力下降,颈强直,未见其他异常,行头颅核磁共振回示颅内感染性病变,故初步将梁先生以颅内感染待查收入我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MRI:左侧颞叶内侧皮质增厚,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
二、治疗经过
梁先生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回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电解质回示钾离子、氯离子、钠离子均降低,获取患者家属同意后,安排梁先生行腰椎穿刺术,并进行脑脊液相关检查,回示脑脊液压力升高,红细胞、总蛋白、乳酸脱氢酶升高,氯化物降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IgG抗体阳性,故将梁先生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告知患者家属其具体病情,在治疗上予阿昔洛韦抗病毒、短期应用地塞米松抗炎、奥美拉唑护胃、氯化钠及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住院治疗22天后出院。
三、治疗效果
梁先生在我院经规范治疗后,认知能力、计算能力定向能力很快逐渐恢复,体温逐渐稳定,治疗期间多次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相关指标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患者未发生头痛、呕吐、咳嗽等症状,饮食及二便均正常。治疗3周后复查,之前异常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精神状态佳,远期及近期记忆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患者病情稳定,次日同意出院休养,1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已经痊愈。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出院后应多卧床休息,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平常注意病情监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异常症状时立即就医处理。
2.本病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患者不必过于担心,生活中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睡眠充足,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做好保暖、卫生工作,尽量避免淋雨、受凉、蚊虫叮咬等情况,以免发生感染。
3.患者出院后应适当改善饮食,保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充足,宜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等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预防便秘。
五、个人感悟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黏液病毒等,多在春夏季发病,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及时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识别和治疗才能有较好的预后,病情延误后往往致死率较高、后遗症严重,希望能引起广大患者警惕。
本文中的梁先生属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该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DNA病毒,人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大多数患者初次感染后没有症状,之后一直潜伏在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等部位,当患者出现免疫力低下、情绪压力、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情况时,该病毒会被激活,但一般还是没有症状,如此在人群中反复传播。该患者是因为劳累、淋雨等多种因素导致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或被激活,经三叉神经、轴突等部位进入脑内,引发颅内感染,所幸就医及时,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梁先生的案例提示我们平常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抵抗力,才能有效避免各种病原体入侵,而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则要尽快就医治疗,才能有效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病毒性脑炎与什么有关
- 2 病毒性脑炎严重吗
- 3 病毒性脑炎由什么引起
- 4 病毒性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 5 病毒性脑炎什么引起的
- 6 病毒性脑炎严重吗病毒性脑炎会不
- 7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会传染吗
- 8 什么是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