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肺炎是怎么回事呢
妊娠合并肺炎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下降、吸入性因素或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及产科监护等方式综合处理。
妊娠合并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等,孕妇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免疫功能相对抑制,更易发生感染。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咳嗽、低热,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高热、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胎儿缺氧。诊断需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但需注意减少胎儿辐射暴露风险。治疗以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为首选,禁用喹诺酮类等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重症患者需住院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妊娠晚期合并肺炎可能诱发宫缩,需密切监测胎心变化。营养支持应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同时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需多学科协作处理,权衡母胎安全。
妊娠期预防肺炎需保持居室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季节前接种灭活疫苗。注意口腔卫生,睡眠时抬高床头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出现持续咳嗽或发热时尽早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止咳药掩盖病情。饮食上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定期产检时主动告知呼吸系统症状,妊娠中晚期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所有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