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坏死怎么办
人工心脏瓣膜坏死需立即就医处理,治疗方式主要有瓣膜修复手术、瓣膜置换手术、抗感染治疗、抗凝治疗及心脏功能支持治疗。
1、瓣膜修复手术
适用于瓣膜结构损伤较轻的情况,通过修补瓣叶或腱索恢复其功能。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需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修复后瓣膜功能可能随时间退化,需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
2、瓣膜置换手术
对于严重钙化、穿孔或广泛感染的坏死瓣膜,需切除后植入机械瓣或生物瓣。机械瓣耐久性强但需终身抗凝,生物瓣无须长期抗凝但使用寿命有限。手术风险与患者年龄、基础心脏功能相关。
3、抗感染治疗
若坏死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需静脉使用抗生素4-6周,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钠注射液、万古霉素注射液等。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培养结果及炎症指标,必要时联合外科清创。
4、抗凝治疗
置换机械瓣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维持INR在2.5-3.5,生物瓣置换后短期使用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用药期间须定期检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或血栓事件。
5、心脏功能支持
急性期可应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改善心输出量,严重心衰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康复期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控制液体潴留,并逐步进行心肺运动训练。
人工心脏瓣膜坏死患者术后需终身随访,每3-6个月复查经食管超声和凝血功能;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菌血症;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瓣膜机械性损伤;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或咯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饮食宜低脂低盐,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戒烟限酒以延缓瓣膜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