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小腿肌肉萎缩
跟骨骨折后可能出现小腿肌肉萎缩,通常与长期制动、神经损伤或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
跟骨骨折后因疼痛或固定需要,患者常需长期制动,导致小腿肌肉缺乏主动收缩刺激,肌纤维逐渐萎缩。早期表现为肌肉体积减小、肌力下降,触诊时肌肉松软。若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可能伴随足下垂、感觉异常等症状,进一步加重肌肉萎缩。血液循环障碍也是常见诱因,骨折后局部肿胀或血管损伤可减少肌肉供血,加速蛋白质分解代谢。
康复训练是核心干预手段,包括踝泵运动、直腿抬高、抗阻训练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物理治疗如电刺激、超声波能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营养支持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若存在神经损伤,需联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严重萎缩者可能需手术松解粘连或神经探查。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过早负重行走,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饮食需增加乳制品、瘦肉等富含亮氨酸的食物,促进肌肉合成。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恢复情况,若发现肌肉僵硬或挛缩倾向,及时进行牵拉训练。康复期间可配合中医推拿疏通经络,但须避开骨折未愈合部位。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因行动受限产生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