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为什么夏天不疼冬天疼
脚后跟夏天不疼冬天疼可能与温度变化、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血液循环不良、鞋履选择不当等因素有关。
1、温度变化
冬季气温降低会导致足部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足底筋膜弹性下降,轻微活动即可诱发牵拉性疼痛。夏季温度较高时血管扩张,组织柔韧性改善,疼痛概率降低。建议冬季注意足部保暖,穿厚袜并使用暖水袋热敷。
2、足底筋膜炎
慢性足底筋膜炎在寒冷环境下症状易加重,可能与低温导致炎症介质敏感度升高有关。患者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药物,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训练。
3、跟骨骨刺
跟骨骨质增生在冬季更易刺激周围软组织,寒冷使滑膜液黏稠度增加,缓冲作用减弱。典型表现为久站后跟部刺痛感。需减少负重活动,急性期可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4、血液循环不良
冬季外周血管收缩会加重原有循环障碍,足跟部脂肪垫供血不足导致疼痛阈值下降。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长期吸烟人群。建议控制基础疾病,每日用40℃温水泡脚10-15分钟改善微循环。
5、鞋履选择不当
冬季硬底鞋靴缺乏缓冲,冰雪路面行走时足跟承受冲击力增大。夏季凉鞋或运动鞋分散压力效果更好。应选择有弹性鞋垫、足弓支撑的保暖鞋,避免穿平底雪地靴长时间行走。
日常需保持适度足部运动如踮脚尖练习,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减轻足跟负荷;冬季外出前可做5分钟足部热身活动;选择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牛奶、三文鱼等,必要时检测骨密度。若疼痛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至骨科或足踝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