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关节症状、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程特点及排除其他疾病等方式综合判断。该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1、关节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多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肿痛,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晨僵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是典型特征,活动后可能缓解但夜间疼痛加重。关节肿胀呈梭形改变,可能伴随局部皮温升高。
2、血液检查
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重要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分别可达70%和90%。C反应蛋白和血沉常明显升高,反映炎症活动程度。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贫血和血小板增多。
3、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肿胀,进展期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和边缘性骨侵蚀。超声能检测滑膜增生和血流信号,MRI对早期骨髓水肿和滑膜炎更敏感。影像学改变具有对称性分布特点。
4、病程特点
疾病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未经治疗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典型病例呈现缓解与复发交替的波动性病程。关节外表现如类风湿结节、间质性肺病等支持诊断。
5、排除诊断
需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鉴别。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关节且无血清学异常;痛风发作急骤且血尿酸升高;银屑病关节炎多伴皮肤病变。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也很重要。
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负重活动,可进行游泳、太极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宜选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限制高嘌呤饮食。戒烟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