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要做哪些检查
肝硬化患者通常需要完成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五项核心检查。
1、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肝脏合成与代谢功能。肝硬化患者常见转氨酶轻度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及门静脉宽度,典型表现为肝脏表面结节状改变和脾脏增大。CT或MRI能更精确显示再生结节分布、门静脉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早期肝癌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3、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判断出血风险。约50%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静脉曲张,内镜下可见红色征或糜烂等出血先兆表现。
4、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检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纤维化分期及炎症活动度。病理可见假小叶形成、纤维间隔包绕肝细胞团等特征性改变,但需注意凝血功能异常者禁忌。
5、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脾功能亢进相关的三系减少,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能明确病因。甲胎蛋白监测有助于肝癌筛查,自免肝抗体检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有意义。
肝硬化患者检查后需保持清淡饮食,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坚硬粗糙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建议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严格戒酒并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腹胀加重、意识改变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