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阻滞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二度房室阻滞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心脏结构异常等。该疾病表现为心房冲动传导至心室时出现部分阻滞,需结合心电图确诊。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导致房室结区域缺血,影响电信号传导。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可能伴随胸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如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可损伤传导系统,多见于柯萨奇病毒感染后。患者常有发热、乏力等前驱症状,心电图显示PR间期逐渐延长。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3、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功能。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心率减慢、头晕等症状。需及时调整剂量或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拮抗。
4、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干扰心肌细胞电活动,血钾低于3.5mmol/L时易出现文氏型阻滞。可能伴随肌无力、恶心等症状。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失衡。
5、心脏结构异常
先天性房室结发育不良或心脏手术后瘢痕形成可导致永久性阻滞。常见于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可能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前需完善心脏彩超评估传导系统状况。
确诊二度房室阻滞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每日监测心率变化。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浓茶咖啡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若出现晕厥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