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症状
肝功能衰竭的症状主要有黄疸、腹水、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肝功能衰竭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干预。
1、黄疸
肝功能衰竭时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黄疸程度与肝细胞坏死范围相关,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需通过血清胆红素检测评估严重程度。
2、腹水
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积液,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严重时可出现脐疝或膈肌抬高引起的呼吸困难。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24小时尿量。
3、肝性脑病
血氨升高引发神经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或睡眠颠倒,进展期出现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晚期可能陷入昏迷。需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浓度。
4、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皮下瘀斑、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5、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引发呕血或黑便,常伴有失血性休克表现。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
肝功能衰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5-1g/kg体重,优先选择植物蛋白。限制动物脂肪摄入,补充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监测每日体重变化和24小时尿量,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氨吸收。出现意识改变或出血倾向时须立即就医,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