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宝宝缺铁性贫血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丢失过多、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皮肤苍白、食欲减退、发育迟缓等症状。
1、铁摄入不足
母乳或配方奶中铁含量不足是婴幼儿常见原因。6个月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米粉、红肉泥,或长期偏食导致膳食铁来源单一。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血红蛋白,逐步引入猪肝粉、蛋黄等高铁食物。
2、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乳糜泻等胃肠疾病会影响铁吸收。维生素C摄入不足也会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可遵医嘱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易吸收剂型,同时搭配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3、需求增加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因先天储备不足,青春期儿童因生长发育加速,铁需求显著增加。需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并定期复查血清铁蛋白。
4、丢失过多
肠道寄生虫感染、反复鼻出血、消化道溃疡等会导致慢性失血。确诊后需驱虫治疗或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纠正贫血,同时处理原发疾病。
5、遗传因素
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血红蛋白病可能合并缺铁,需通过基因检测鉴别。此类患儿补铁需谨慎,应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药物。
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有无易疲劳、指甲变脆等早期症状,定期进行血常规筛查。日常饮食中可增加鸭血、菠菜等高铁食材,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若确诊缺铁性贫血,需严格遵医嘱完成3-6个月铁剂治疗,即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仍需继续补足储存铁。哺乳期母亲自身也需注意铁营养状况,必要时补充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