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先天和后天成因都有哪些
抑郁症的发病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遗传易感性、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压力、童年创伤经历以及慢性疾病影响等多重机制。
1、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抑郁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直系亲属患病者发病概率显著增高。研究发现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等多态性相关。这类患者需加强心理健康监测,早期识别情绪波动。
2、神经递质失衡
大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会导致情绪调节障碍。临床常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调节。
3、心理社会压力
长期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冲突等慢性应激源可诱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认知行为疗法配合正念训练能有效改善负面思维模式。
4、童年创伤经历
儿童期遭受虐待、忽视等不良经历会改变大脑杏仁核与前额叶皮质的发育,增加成年后抑郁风险。心理治疗需重点处理创伤后应激反应。
5、慢性疾病共病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疼痛和功能受限会加重情绪问题。需联合使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双通道抗抑郁药进行综合干预。
预防抑郁症需建立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保证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培养绘画、音乐等兴趣爱好释放压力,避免酒精依赖,同时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