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的症状有什么
暴食症的症状主要有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进食失控感、进食后愧疚或抑郁、回避社交进食、体重波动明显等表现。
1、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
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入远超正常量的食物,通常选择高热量易吞咽的食品,如甜点或油炸食品。发作频率可能从每周数次到每日数次不等,且多发生在独处时。
2、进食失控感
暴食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无法停止进食,即使已经出现明显饱胀感仍继续摄入食物。这种失控感常伴随机械性吞咽动作,部分患者描述为"麻木地吃"。
3、进食后愧疚或抑郁
暴食行为结束后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或自我厌恶,部分患者会通过催吐、过度运动等补偿行为试图消除暴食影响。这种情绪反应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4、回避社交进食
患者常刻意避开与他人共同进餐的场合,因担心被察觉异常进食习惯。部分人会在公开场合限制进食后,私下立即暴食作为补偿。
5、体重波动明显
由于暴食与补偿行为交替出现,患者体重可能在短期内剧烈变化。但不同于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患者体重多维持在正常或超重范围。
暴食症患者需建立规律的三餐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诱发暴食冲动,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蔬菜等增加饱腹感。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触发因素,同时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缓解压力。若症状持续需及时至精神心理科或临床营养科就诊,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心理治疗对改善症状有显著效果。家庭成员应避免对进食行为的过度关注或指责,提供非评判性支持更有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