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得了胃溃疡怎么办
孕妇得了胃溃疡可通过调整饮食、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产检等方式治疗。胃溃疡通常由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精神压力、妊娠激素变化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孕妇胃溃疡发作期间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过酸或过硬的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每日可分5-6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饱。进食时细嚼慢咽,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夜间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可适量饮用温热的牛奶或蜂蜜水,有助于中和胃酸。
2、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能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铝碳酸镁咀嚼片还能中和胃酸,缓解烧心症状。用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出现便秘等副作用,可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3、抑制胃酸分泌
对于症状较重的孕妇,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雷尼替丁胶囊或法莫替丁片等H2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能选择性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妊娠晚期应谨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4、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
若碳13呼气试验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在产科和消化科医生共同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方案。常用组合包括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片,疗程通常为10-14天。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严重过敏或腹泻应立即停药就医。
5、定期产检
胃溃疡孕妇应增加产检频率,重点关注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和孕妇营养状态。每次产检需测量宫高、腹围,进行胎心监护。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和羊水量。若出现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急症表现,应立即急诊就医,排除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孕妇胃溃疡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腹部受压。保持心情愉悦,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发现黑便及时就医。适当进行孕期适宜的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增强体质。若需服用其他药物,务必告知医生胃溃疡病史,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加重溃疡的药物。妊娠期间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保证胎儿营养需求,又避免胃部负担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