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21是什么

母乳性黄疸21通常是指新生儿因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21毫克每分升。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黄疸范畴,无须特殊治疗。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多发生在出生后3-4天,与母乳摄入不足导致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新生儿可能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但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良好。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常出现在出生后1-2周,黄疸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抑制胆红素代谢有关。这两种类型通常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胆红素水平多在15-20毫克每分升之间波动。
当血清胆红素达到21毫克每分升时,需要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需观察是否伴有嗜睡、拒奶、肌张力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或存在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胆汁淤积表现。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存在溶血性疾病的新生儿更需谨慎评估。必要时需进行血型检测、溶血筛查、肝功能检查等辅助诊断。
母乳性黄疸21毫克每分升的处理应结合临床表现。若无高危因素且一般情况良好,可继续母乳喂养并加强监测,适当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当胆红素超过相应日龄光疗阈值或出现异常表现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蓝光治疗。不建议自行中断母乳喂养,若确需暂停,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配方奶替代并维持泌乳。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变化至黄疸消退,同时注意观察新生儿体重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