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缺血会怎样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需通过药物控制、血运重建及生活方式干预综合治疗。
心肌缺血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劳累后胸闷胸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或紧缩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伴随症状包括左肩臂放射痛、出汗、恶心等,心电图可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病情进展时可能出现静息性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延长至15分钟以上,硝酸甘油效果减弱。部分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如牙痛、上腹痛,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单支或多支血管狭窄超过70%,心脏超声可发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严重缺血会导致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剧烈胸痛伴濒死感,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或ST段抬高。并发症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需紧急进行PCI手术或溶栓治疗。
慢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冬眠和顿抑,逐渐发展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出现活动耐力持续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心脏扩大且射血分数降低,需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ARNI类药物控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同样危险,这类患者可能在无预警情况下发生猝死。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一过性ST段改变,冠状动脉CT显示钙化积分增高,此类人群需特别加强危险因素控制。
冠心病患者应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接触,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15克。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保持体重指数小于24。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出现胸痛持续20分钟不缓解时立即呼叫急救车。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运动负荷试验,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