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方法是怎么样的
肠镜检查方法主要有普通肠镜、无痛肠镜、胶囊内镜三种,检查过程需配合清肠准备与体位调整。
1、普通肠镜
检查前需禁食并服用清肠药物清洁肠道,检查时采取左侧卧位,医生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从肛门插入,逐步观察直肠、结肠至回盲部。过程中可能因充气或牵拉产生腹胀或轻微疼痛,可配合医生指令调整呼吸缓解不适。
2、无痛肠镜
在普通肠镜基础上增加静脉麻醉,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完成检查。需提前进行麻醉评估,检查后需有人陪同且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适合对疼痛敏感或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
3、胶囊内镜
吞咽微型摄像胶囊后,胶囊随胃肠蠕动拍摄消化道图像,8小时后排出体外。无需插管但无法进行活检或治疗,适用于小肠病变筛查。检查期间需穿戴记录设备并避免剧烈运动。
4、清肠准备
检查前1-3天需低渣饮食,检查当日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清肠剂,直至排出清水样便。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药用量,服用抗凝药物者应提前咨询医生。
5、术后护理
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腹胀,可通过走动排气缓解。活检或息肉切除后需观察有无便血或腹痛,2小时内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立即进行重体力活动。
肠镜检查后建议保持清淡饮食1-2天,多摄入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或高纤维饮食。适当补充水分促进代谢,24小时内禁止饮酒或进食过热食物。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大量便血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运动等方式维护肠道健康,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