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疹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治疗湿疹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皮肤湿润、调整饮食结构、选择适宜衣物及规范用药。湿疹可能与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避免诱发因素
湿疹患者应减少接触化学洗涤剂、粉尘、花粉等常见刺激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过度搓洗。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需定期清洁防止霉菌滋生。
2、保持皮肤湿润
每日至少使用2次无香精保湿霜,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最佳。优先选择含神经酰胺、尿素或甘油的医学护肤品。手足皲裂时可配合凡士林厚涂后包裹保鲜膜加强修复。
3、调整饮食结构
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常见可疑致敏物包括牛奶、鸡蛋、海鲜等。适当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以及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黄橙色蔬菜。
4、选择适宜衣物
穿着100%纯棉或天然材质衣物,避免羊毛、化纤等粗糙面料摩擦皮肤。新衣物需充分洗涤去除残留化学制剂。洗涤时选用中性洗衣液,漂洗时增加清水次数至无泡沫残留。
5、规范用药
急性期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慢性苔藓化皮损可选用他克莫司软膏。瘙痒剧烈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继发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湿疹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度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帮助缓解压力。每周可进行1-2次燕麦浴将无添加燕麦粉装入纱布袋浸泡于浴缸,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湿剂。注意观察皮损变化,如出现渗液增多、发热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复诊,避免自行增减药物或使用偏方。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定期随访评估过敏原及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