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憋闷病人喘不过气怎么办
心衰憋闷病人喘不过气可通过吸氧、调整体位、药物治疗、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体重等方式缓解。心衰通常由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
1、吸氧
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可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5升/分钟。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为宜。吸氧时保持环境通风,避免明火。
2、调整体位
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淤血程度。床头抬高30-45度,双下肢自然下垂。避免平卧位加重呼吸困难,夜间睡眠时可使用多个枕头支撑背部。体位改变时动作应缓慢。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液体潴留,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室重构。严格控制给药时间和剂量,注意观察尿量和电解质变化。出现恶心、视觉异常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告知医生。
4、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选择新鲜蔬菜、瘦肉、低脂乳制品等,烹调时用香料代替盐调味。记录每日出入量,保持液体平衡。体重突然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水肿加重。
5、定期监测体重
每日晨起排尿后空腹测量体重,记录变化趋势。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1公斤提示可能发生液体潴留。监测下肢水肿程度和尿量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利尿剂用量。避免穿紧身衣物影响血液循环。
心衰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饮食宜少量多餐,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根据心功能分级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严格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应立即急诊就医。